“郭老师,我们7#404宿舍全员上岸了!”“吴老师,我们7#412宿舍也全员上岸了!”
临近毕业,西安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智能开采)2101班(以下简称智采2101班)的班主任郭卫彬和辅导员吴蒸频频收到喜讯。
据了解,全班24名学生中,19人成功考取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深造率高达79.2%,另外5名同学已签约至国家能源集团、陕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煤炭企业,100%落实毕业去向。
对于这份优异的毕业答卷,他们不约而同地说:“这就是团队凝聚的力量!”
01开办特色班级 培养复合型人才
采矿工程(智能开采)班是学校2019年起面向全校开办的特色班级,也是采矿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部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特选配了采矿系党支部书记郭卫彬担任该班班主任。
班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塑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较为扎实的通识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现代智能采矿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采矿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智能矿山工程设计与施工、生产与管理、科学与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引领智能采矿领域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组建以来,班主任郭卫彬就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科技报国,建功煤海”的班级目标,并将目标细化成“思想正、学习好、素质高、体育棒、本领强”的二级指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始终把成长和成才放在首位,不仅有长情告白式地陪伴,还有润物细无声地关心。
比如,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和班级同学学习情况,组建“学业互助小组”;邀请优秀硕士、博士分享成长经历,漫谈行业发展;组织参加行业学术年会、智能化建设等学术活动,引导同学们提升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科研能力。
在郭卫彬看来,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必定是以采矿人为主的系统工程。他说:“这就要求大家既要深耕专业,又要触类旁通,做好人工智能在煤矿中的应用这篇文章。”
在学院的支持、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智采2101班荣获西安科技大学“优良学风示范班”“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称号。此外,全班英语四级通过率高达87.5%,班级成员在科创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各类校级奖项百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专业相关论文9篇。
02全力护航 精准助力考研就业
一直以来,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更是将考研作为推动就业的重要抓手。不仅将就业指导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还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鼓励同学们学煤、爱煤、奉献煤,在祖国西部地区,在煤炭行业智能化进程和能源强国建设中书写青春篇章。
“老师,我不知道是考研还是找工作?”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不少学生存在类似的“抉择迷茫”,学院就迅速组织了主题班会,为大家拨开迷雾、锚定方向。
通过一对一谈话的方式,班主任郭卫彬精准剖析每位同学的性格特点、职业规划与个人潜力,为大家量身定制发展建议,还立足班级整体学情,绘制出详尽的“考研就业路线图”。同时,一些优秀研究生还走进班级,围绕“考研动机、院校专业选择、高效备考策略”等核心问题倾囊相授。
考研征程恰似一场丈量毅力与决心的马拉松,更是一段镌刻着师生并肩守护的逐梦时光。在后期冲刺阶段,学院再次搭建起交流平台,开展多场针对性考研座谈会。当部分同学面临调剂困难时,辅导员、班主任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还组成 “护航小队”,凭借丰富的经验与广泛的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适配院校,为同学们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03知行合一 文体并进
闻者不如见者明,见者不如行者彻。大三暑假期间,智采2101班同学前往智能化矿井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以赤诚求学心感受智慧矿山的创新热土,扎根智能化生产一线。
班级成员深入研学5G+智能开采监测系统、AI设备诊断平台等前沿技术应用,将智能采掘、智能岩层控制、矿山开采智能感知与决策等专业特色课程知识与智能化生产应用深度融合。
在红柳林煤矿,他们实地参观智能开采工作面、智能运输系统与智能通风系统。亲眼目睹采煤机在无人操控下,依据煤层厚度变化自动调整截割参数,智能运输皮带根据出煤量智能调节运行速度,感受智能通风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动态优化井下空气质量……
这里的每一个场景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以后一定要加强智能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争取毕业后能为我国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出一份力。”智采2101班学生陈洋激动地说。
学习之外,他们对体育锻炼也满怀热爱。杨嵩、张程、汪进柳等学生组队在学院组织的“3v3”篮球比赛获得冠军。在学校太极柔力球大赛中,苏凯、薛益飞、党贝贝、胡泽岩等学生组队代表学院参赛,获得全校第二名的成绩。
据了解,智采2101班的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和文化活动,班级体育达标率100%,曾取得西安科技大学“榴苑杯”篮球赛季军、第五届“理学杯”柔力球大赛第二名等校级奖项10余项。
042个宿舍全员上岸 共获超100项荣誉
智采2101班7#404和7#412宿舍全员考研上岸。其中,7#404宿舍共有6人,魏江涛推免至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刘栋考研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孙锦瑞、陈宇竹、张宏宇考研至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陆润泽考研至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7#412宿舍共有6人,4人为中共党员,其中宁佳瑞、余震坤推免至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唐嘉祺考研至国防科技大学数学专业,宫思进、张程、李毅凡考研至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
“当初选择这个班级,就是看中了这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7#412宿舍的唐嘉祺说。班级中不少同学大二时便在“挑战杯”竞赛中斩获银奖和铜奖,这给当时对竞赛还很陌生的宫思进极大的震撼。受到榜样力量的激励,宫思进和舍友们也开始在竞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7#412宿舍逐渐成为各类竞赛的常客。
同样,7#404宿舍的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宿舍成员刘栋说:“大二那年的暑假,寝室里面留了4个人参加数学建模大赛。比赛开始前培训时,我们互帮互助,有什么白天没搞懂的晚上回到寝室立刻交流,争取睡前将问题搞明白。比赛培训结束后,宿舍另外2个人也提前到校,大家一起准备全国采矿模型大赛,最终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
大学四年,7#404宿舍共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级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西安科技大学三好学生等校级奖项20余项。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人次,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本科生奖学金3人次,西安科技大学薪火能源优秀本科生奖学金1人次。
7#412宿舍共获全国高等院校采矿模型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等省部级奖项18项,“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一等奖等校级奖项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获国家励志奖学金4人次,陕西省筑梦奖学金1人次,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本科生奖学金5人次,西安科技大学薪火能源优秀本科生奖学金2人次。宿舍曾获西安科技大学“标兵宿舍”称号。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西安科技大学新增“智能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并且是教育部2024年新增的24个战略型专业之一。
在获批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前,学校已在不断探索推动采矿新工科建设,积极促进传统专业适应于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打造了智能开采特色班。今年毕业的智采2101班,凭借过硬的实力,成为了煤炭行业的“尖刀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智采2101班的全体同学将继续发扬“团结一致,奋发拼搏”的精神,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努力为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如炬照能源新程,用赤子执笔书双碳华章。